日本科学家绘制出迄今最详细的月球地质地图
腾讯科技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日本“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传来了最新勘测数据,结果揭示近地点侧远地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地质差异性,并进一步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科学家并根据“月亮女神”号的探测数据首次绘制出了迄今最为详细的月球地质地图。目前,该月球探测器主要提供了四项最新分析研究。
完整的月球表面地形图
研究一:远地侧和近地侧的明显地质差异性
虽然“月亮女神”号的勘测数据并没有重大突破,但是这些最新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线索。该探测器发现月球具有两面性:月球近地侧覆盖着光滑平坦、暗色火山区(这是远古熔岩形成的固体池),而月球远地侧则完全缺少以上的特征,其表面覆盖着大量带有明亮物质的坑洞。
地质学和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暗示着月球的“两面性”特征的进化形成于40亿年前月球诞生之初。“月亮女神”号上的探测仪器提供了迄今为止较为详细的月球地质地图,同时也深入测量了月球表面以下的重力变量。目前,这项观测数据已详细发布在2月1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月球南北极地形图
研究二:“两面性”差异可能是由于月球内部结构变化导致的
主流理论认为,月球进化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一颗火星体积大小的星体与地球发生的碰撞之中,碰撞导致地球地幔中释放出大量物质,这些物质落入地球轨道,经过数百万年的冷却,这些物质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现在的月球。月球最初由深岩浆海洋所覆盖着,之后逐渐冷却形成坚硬的外壳,太空岩石继续轰击月球表面,直到38亿年前。
许多类型的地质不均衡性导致月球近地侧和远地侧地质性的明显差异,月球远地侧比近地侧具有更多的暗色火山区,是否这种不均衡性是由于巨大的碰撞或者月球内部结构变化所导致的,目前尚不清楚。科学家希望日后“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能够揭晓这些谜团。
月球重力异常对比图
研究三:月球远地侧岩石圈更坚硬、更寒冷
目前,“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能够测量月球远地侧的重力差异性,研究人员能够将这些数据与近地侧的重力性质进行对比。美国宇航局戈德登太空飞行中心的乔治-纽曼(Gregory Neumann)说:“月球远地侧的重力类型证实该区域拥有坚硬、寒冷的岩石圈(岩石圈是任何岩石卫星或行星的最外层),该岩石圈比近地侧在主要流星碰撞时期更坚硬、更寒冷。”
“月亮女神”号还采用激光测高计绘制出迄今为止高清晰的地质地图,纽曼告诉美国太空网站说:“这些地质地图太清晰了,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据悉,纽曼并不是“月亮女神”号研究小组成员。
地质地图显示,月球远地侧的地壳较为坚硬,这可能是由于缺少水和其他可蒸发性化合物导致的,而地球的地壳由于蕴含着大量的以上物质,使得地壳的硬度更加柔和。
研究四:月球早期火山活动性较频繁
“月亮女神”号的观测结果同时揭示月球的早期形成阶段存在着许多火山活跃状况,该探测器的雷达仪器可以渗透月球表面暗示其中的残骸层中含有火山玄武岩,这表明在月球的早期历史阶段曾出现过大量的火山喷发和停止。
这项第四项研究也同时发表在前不久刚出版的《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暗示着在月球月球远地侧出现的火山活动要比之前所预想得更持久,而近地侧的区域所存在的火山活动性则没有如此持久。
“月亮女神”号所收集的数据将用于建立更好的月球模型,有助于人们理解月球是如何形成和进化的。纽曼说:“这些数据模型向我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月球地质信息。”
虽然“月亮女神”号的数据资料增加了月球的地质分析图片,但纽曼强调称,我们还有许多更重要的地质分析主题,比如隐藏在月球陨坑中的冰物质。(图兰朵/编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