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弱化與偏移(3)
結論:防災的1塊錢,抵得上救災的100塊,更抵得上重建的1000塊
如果讀者看到這裡感到吃驚,我們很能體會您的感受,畢竟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把報章雜誌裡的新聞報導,當作一則一則單一事件看待,作為一般老百姓,誰會每天去記錄地震的頻率、意外事故的次數呢?但是這個情形,就讓人想起一個富有哲理的故事:有人做了一個實驗,將一隻青蛙扔進煮沸的開水里,青蛙會馬上彈跳出來逃生,若將一隻青蛙放在冷水里,然後慢慢地將水加熱,青蛙會在逐漸升高的溫水里游來游去,起初還頗為愜意,最後卻因為熱氣漸漸失去意識,反而被活活地煮死在熱水中。
人生,最怕的不是發生事情,而是把發生的事情當作是個別現象,渾然不覺趨勢的發展。很多事情一開始慢慢地產生變化,等通過某個臨界點時,就再也回不了頭了,這就是現在為何有許多環保人士大聲疾呼搶救地球,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而對於災變的因應也應是如此,有句話說:“防災的1塊錢,抵得上救災的100塊,更抵得上重建的1000塊。”台灣老百姓經過了八八水災,很能感同身受,有位鄉長說,以前剛當上鄉長的時候,想要拿經費把全鄉的排水溝整治好,卻有人罵他笨,說花那麼多錢整治排水溝,誰看得到?況且哪一年會淹水誰也不知道,應該拿去鋪馬路、種種花草,做些大家看得到的……現在想起來十分可悲!
為何我們覺得寫這本書非常重要?我們就像是懷著使命感來當報憂的烏鴉嘴,正是因為現在這樣的地球,不管基於什麼原因,總之,就是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大家若要像以前一樣,做做表面功夫,或是混一混過日子,那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教訓,就會發生在我們面前!台灣經過了八八水災,暴露出不知多少的人禍問題:啟動救災機制效率差、山坡地濫墾濫伐、不該住人的地方住人、過去的龐大治水預算成效不彰……如果不立刻跳起來改善,真不知道在氣候極端化的狀況下,下一次若有更大的災變,該怎麼辦。
有人在檢討台灣防災救災能力時,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說:“每一位民眾請捫心自問,要是下回又發生一次像台灣1999年9月21日級的大地震,大家是不是又要從頭慌亂一次了?”老實說,我們兩位作者立刻想了一下,欣頻說,可能會被四面書櫃壓扁,章成說,可能真不知道該往房子的哪處躲。至於家裡有沒有急救箱或是手電筒之類的“保命包”呢?老實說,還沒有!(我們在忙著寫書給各位看,還來不及顧到自己)……真正的原因跟各位一樣,心裡總覺得,這種大地震、大水災,大概一輩子碰上一次就很多了吧,況且我們應該不會這麼倒霉——我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
對於過去的地球經驗,或許這是對的,然而現在的地球真的不同了,它比以往更活躍地在變化著,並且一再地發生過去經驗裡少有的變異現象,而這些變異在將來有可能變成常態,我們必須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習慣、生活,而且要很快!
'via Blog th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